
- 本周天然乳胶国内市场回顾
本周天然乳胶国内市场价格重心继续下行。本周进口天然乳胶人民币市场价格大幅走低。目前随着国产乳胶及越南进口乳胶的逐步到港,国产浓乳、越南乳胶增多导致市场现货流通较为充裕,逐步冲击进口天然乳胶人民币成交重心,加之下游整体需求并无明显改善,下游整体采买较为谨慎,维持刚需为主,受此影响,目前不仅进口乳胶5月份以来的地域价差已经消除,而且国内多地市场商谈成交价格仍呈现偏弱态势;与此同时目前国产乳胶价格虽然周内受原料价格及沪胶走强等因素影响有所反弹,而且因其价格因与进口天然乳胶人民币价差仍保持在千元以上,实际需求方面也略显优于进口天然乳胶,但一方面反弹幅度有限,另一方面随着市场供应的放大,下游高价采买意向有限,为此整体交投重心较上周仍呈现下跌态势。截止到本周四,华东市场泰华桶装乳胶周均价在11450元/吨,较上周跌163元/吨,跌幅1.40%;国产乳胶周均价为8460元/吨,较上周跌315元/吨,跌幅3.59%。
周内产区天气情况正常,海南产区供应逐渐增量,受沪胶价格上涨支撑,原料收购价格重心走高。周内进浓乳厂胶水收购价格与进全乳厂的价差维持在100-350元/吨,因浓乳加工利润略好于全乳,因此生产上略倾向于浓乳。截至本周四,海南胶水收购价格高于云南胶水收购价格100元/吨,反映了今年海南产区供应释放充裕的状况。去年整体开割时间延后,进入6月以后部分地区才陆续正常割胶,新鲜胶水供应释放缓慢,因此在胶料有限情况下加工厂抢购原料助推胶水价格持续大幅上扬,导致目前制浓乳胶水收购价格低于去年同期约1700元/吨。截至本周四,海南产区国营厂原料胶水收购价至12200-12400元/吨(制浓乳),较上周四涨500元/吨,处于2018年、2019年同期的高位水平;胶水收购指导价为12100元/吨(制全乳),较上周四涨200元/吨。
周内云南产区天气良好,原料产出正常,原料收购价格区间小涨。云南产区方面今年年初遭遇白粉病,整体开割后延。整体割胶进程进展缓慢,五一节前版纳产区开割率基本恢复至30%左右,5月下旬部分片区恢复至60%-80%。6月上旬受天气影响,胶水释放不稳定,中旬起天气正常,本周产区正常割胶,原料价格表现相对坚挺。截至本周四,西双版纳原料胶水收购价集中在12000-12400元/吨,较上周四涨300元/吨;胶块收购价在11300-11500元/吨,较上周四涨100元/吨。
泰国迈入增产期,供应逐渐释放,本周泰国原料胶水收购价格小跌后企稳。周内杯胶价格小幅上涨,胶水收购价格小跌后企稳,胶水与杯胶价差继续缩窄到6.8泰铢/公斤。6月中旬以来伴随原料价格的走低,加工厂生产利润有所好转,据悉因中国市场需求偏弱,部分货源订单流向海外市场。截止目前,今年泰国原料胶水收购价格处于往年相对高位水平,因此未来伴随劳工跨境限制松绑,有利于供应增加。周内胶水收购价格在49.5-50.5泰铢/公斤,本周收购周均价49.7泰铢/公斤,较上周跌4.42%,同比去年同期走高12.6%。
1.天然乳胶进口利润分析
本周进口天然乳胶人民币价格延续贴水外盘价格状态,内外盘倒挂价差小幅扩大。成本支撑弱化叠加需求不佳导致泰国天然乳胶美金价格重心震荡趋弱,但因目前还处于供应增量阶段,加工厂销售压力不大,价格走势底部存有支撑。而进口天然乳胶人民币价格方面延续走弱趋势,国产浓乳放量,港口货源充裕,冲击进口天然乳胶人民币价格重心,据悉周内黄春发散装实际成交价格低于万元,导致内外盘价差有所扩大。截止本周三,以散装乳胶为例,美金散装乳胶完税价格10709元/吨,而国内进口散装乳胶现货价格10050元/吨附近,人民币贴水美金完税价659元/吨附近幅度环比扩大69元/吨。
2.后期市场预测
预计下周进口天然乳胶人民币价格整体仍维持偏弱态势,天然乳胶市场供应放大趋势不改。而下游需求方面目前短期内恐难有明显改善,为此预计下周泰国进口天然乳胶人民币散装价格运行区间在9900-10300元/吨,较本周走低200元/吨。
供应方面:周内市场成本面支撑偏弱,国内外产区原料价格仍呈现下跌趋势为主,成本支撑弱化趋势恐短期难以改变。同时预计下周,国产乳胶的持续放量以及进口越南乳胶陆续到港,市场乳胶品牌之间的竞争局面仍将继续。不过下周来看,受季风影响泰国降雨有放大预期,整体生产可能出现一定缩减,并且受海运费用上涨等因素影响,届时内外盘倒挂行情有再度加深可能,从而影响国内进口数量,但短期内恐难以对市场形成有力支撑。
需求方面:目前国内整体需求仍旧维持偏弱态势,首先当前北方市场受外部因素影响,下游工厂整体开工生产普遍受到一定的影响,且短期内恐难以改变,从而致使工厂对于原料需求维持刚需为主,其次虽然目前南方发泡行业自身经营状态欠佳情况下致使原材料库存水平普遍不高,但是后期伴随南方高温季节到来且在出货不佳行情拖累下,恐怕对于原料需求同样难有放量。为此市场整体需求短期内恐难以形成利多支撑。( 文/卓创资讯橡胶产业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