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河北阿克思福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高热稳定性不溶性硫黄产品通过了普利司通等国际大型轮胎制造商的测试,获得批量应用。这标志着国产不溶性硫黄跻身国际高端市场。 测试结果表明,该产品质量稳定,120℃×15min热稳定性达到64.3%,且分散性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不仅可以替代国外产品,且价格比国外产品每吨降低2000~3000元。 据介绍,该产品应用了自主研发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温液硫雾化直接法新工艺。该工艺是将加热到620℃~650℃液体硫黄经压力雾化后直接冷萃到二硫化碳溶液中,与国外的汽化法及国内的液硫直接法相比,该工艺比汽化法节能近30%,产品的高热稳定性与汽化法相当,比液硫直接法高;产品粒径近于汽化法,比液硫直接法小,产品的分散性优于易结团的汽化法和粒径较大液硫直接法。 近年来,国内许多厂家都在攻关不溶性硫黄生产技术,以期达到高热稳定性、高分散性、高含量的要求。
华宇代理注册_北橡院12项专利获授权
昨日从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传出消息,今年以来,该院又有12项新专利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授权。其中,“活性载体法制备低锌硫化活性剂”获得发明专利授权,“一种自动分胎装置”等6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全钢丝子午线矿山用载重轮胎”等5项获得外观设计专利授权。新授权的专利,体现了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开发与市场贴合紧密、技术创新点鲜明的特点。 北橡院连续两年,每年度申请专利的数量达30项,其中发明专利占50%以上。全院参与专利发明活动的科研人员达到40%以上,特别是青年科研人员表现踊跃。知识产权保护观念的普及和专利发明活动的开展,推动了全院自主创新研究向更高层次发展,对提高技术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发挥了显著的促进作用。
华宇2注册_《高渗透型橡胶乳化沥青应用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7月27日,《高渗透型橡胶乳化沥青应用研究》科研项目通过省交通运输厅组织的专家鉴定,研究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参加鉴定会的有省交通运输厅、省公路管理局、省公路学会、省交通运输厅质监局、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浙江公路水运工程咨询公司、省交通工程建设集团、杭州市交通运输局、嘉兴市交通运输局等单位的专家和代表。 鉴定委员会听取了课题组关于研究报告、科技查新报告、用户报告和经费内审报告的汇报,审阅了有关技术资料,经讨论,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提交鉴定的技术资料齐全、规范,符合鉴定要求;在开发新的高渗透型橡胶乳化沥青以及提出高渗透型橡胶乳化沥青透层油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指标上具有创新性。 该项目为2010年省交通运输厅科技计划项目,由杭州市公路局联合长安大学共同承担,该项目研究了高渗透型橡胶乳化沥青的渗透机理和影响因素,确定了基质沥青、乳化剂、渗透剂、固化剂的选用类型及其掺配比例;在研究高渗透型橡胶乳化沥青透层油相应的生产、施工工艺流程、控制参数和指标要求的基础上,编制了《高渗透型橡胶乳化沥青施工技术指南》。该研究成果并在实体工程中得到成功应用。
华宇2注册_TTA公司成功开发出PPA-花纹性能分析软件
中国橡胶网讯 TTA-特拓(青岛)轮胎技术有限公司(Tire Technology Alliance)近期成功开发出PPA-花纹性能分析软件(Pattern Performance Analysis),并成功应用于公司花纹设计业务。基于PPA花纹性能分析软件的数据支持,可以快速对胎面花纹的噪声、刚度分布、磨耗等性能进行预测,甚至可以基于三维轮胎模型直接得到胎面胶口型板。有了此分析工具,设计人员可以大胆进行创新,开发出噪声值更低、性能更卓越的轮胎花纹,TTA公司在轮胎花纹设计方面的技术能力将不断得以提升,行业的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目前,国内多数轮胎企业具有自主开发轮胎花纹的能力,但是标签法的推出加剧了轮胎行业洗牌的速度,滚动阻力、湿地抓地性、噪声值将成为限制轮胎销售的三座大山,其中轮胎噪声值尤其难以控制。多数轮胎公司采用测试的方式,获得出口销售的准入标签,但是一旦噪声测试无法通过,将会造成设计、模具、试制、测试等极大的成本浪费。 TTA公司通过运用PPA软件,在花纹开发初期即可以完成对轮胎花纹三维模型的详细解析,通过不断积累噪声分析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实现轮胎花纹噪声值的预测,修正不合格的花纹设计,将开发成本控制在设计初期,降低了轮胎开发成本并且大大提高了轮胎噪声测试的通过性。
华宇娱乐平台总代理_固特异与杜邦合作 造“生物”橡胶轮胎
杜邦作为美国知名的大型化学公司,经营范围涉及到了军工、农业以及石油等20过个行业,汽车领域则也是其重要的研究项目之一。根据杜邦所公布的信息,其正与固特异轮胎公司合作,计划开“发BioIsoprene生物法橡胶”。编辑发现,新橡胶在研制成功后,将替代目前从石油中提取原料的普通轮胎。 事实上固特异与杜邦的合作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其中2008年固特异推出了旗下采用杜邦凯芙拉纤维材料的安殊(Assurance)轮胎,也是继该技术应用在固特异牧马人越野轮胎后,另一款应用该技术的车胎,从而通过轮胎耐磨度的提升,有效抵御路面的危险。 此次杜邦与固特异合作开发的“BioIsoprene生物法橡胶”是采用了高纯度的生物基产品,在研发成功后可以替代目前大量通过石油提取的石油基橡胶。该技术是通过生物在发酵过程中获得的高分子弹性材料,同时有望通过未来相关提取过程技术的成熟,使成本大幅降低,以应对目前石油资源紧缺所造成的油价不断上涨的趋势。对此固特异全球材料科学总监Jesse Roeck曾介绍到:“通过对生物橡胶科技的开发利用,我们得以在供应链中使用可再生原材料,减少自身对石油衍生产品的依赖,从而最终降低行业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杜邦公司近几年对于汽车行业的涉足很深,除与固特异对于“生物”橡胶轮胎的开发之外。该公司利用自身在“生物科技”方面的权威性,同英国石油公司bp也在进行“细菌”燃料的研究,并也贯彻了其一直致力于“利用科学创造可持续的解决方案”的品牌战略。 另一方面,根据固特异轮胎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为 4.28 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27%。对此固特异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理查德?克莱默先生也介绍到:“上半年的出色表现使我们增强了对全球全年营收展望的信心,我们预计这一数值将达约15亿美元,接近我们先前宣布的14至15亿美元的高位水平,并且将创下公司的历史新高。”而未来新型“生物”轮胎的推出,有望通过“新概念”产品的推出,为销售业绩的提升,提供积极作用。
华宇代理_韩泰概念胎获2013年红点设计大奖
中国橡胶网讯 近日,享有全球“设计奥斯卡”之称的2013红点概念设计奖于德国揭晓,韩泰轮胎与辛辛那提大学合作设计的未来概念胎——eMembrane荣获2013年红点设计概念大奖。凭借优秀的环保性和先进的智能动态系统,eMembrane不仅展现出全新的轮胎设计概念,同时在可以想象的未来驾驶环境和条件下各项性能表现异常出色。 eMembrane是一款能同时满足高性能与日常城市行驶需求的多用途轮胎,主要目标消费者是一群爱冒险、特立独行并且热衷于休闲活动的年轻一代车主。其独特之处在于能够根据不同的驾驶情况随时调整内部结构,从而改变轮胎外观,因此成功实现环保性和驾驶乐趣的平衡。 eMembrane的胎面设计也同样极富创新性。如在高速行驶时,通过采用接地面可变技术使其胎面中心得到延展,从而获得更大的接地面积以提供卓越的抓地力和高速转弯性。而当低速行驶时,轮胎胎面与路面的接触面积则会减小,从而减少与地面的摩擦力,使滚动阻力最小化,燃油效率最大化。同时,为了eMembrane的行驶变化更为清晰可辨,其侧壁安装有LED报警系统。 据悉,此次斩获红点设计概念奖是韩泰概念胎eMembrane继今年5月荣获“2013年iF设计大奖”后赢得的又一国际性顶级设计大奖,也再次突显了韩泰轮胎前瞻性的产品创新设计能力。
华宇官网注册_轮胎纤维条挤出生产线通过鉴定
8月3日,由青岛高策橡胶工程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生产的国内首条冠带条/胎圈包布纤维条挤出法生产线在沈阳和平子午线轮胎制造有限公司通过专家鉴定。
华宇2注册_科德宝开发智能假肢硅胶注塑材料
科德宝集团Helix医疗业务集团最近应用可植入式铂处理硅胶加工处理技术,开发出可应用于各种假肢的医用硅胶注塑材料。 老款假肢普遍存在一个缺点:如果用户无意间拉紧某块腿部肌肉,膝关节就会抻拉假肢。相比之下,新款智能假肢可借用传感器来检测并控制肢体的运动方向,帮助假肢使用者行动更自如。为确保传感器位置保持固定不变、线路连接精准且密封件密闭防漏,每件假肢都装有硅胶注塑材料,由此解决了老款假肢普遍存在的与膝关节的不协调问题。
华宇平台总代_青岛出租车用上牛筋轮胎 通过国家级鉴定
继彩色轮胎之后,双星又研发出一款绿色环保、耐磨节油的新产品。昨日,记者在双星“珍牛”绿色牛筋轿车胎上市仪式上了解到,作为中国第一款绿色牛筋轮胎,“珍牛”将率先在青岛上市,而岛城出租车是首批体验使用客户。 据介绍,双星绿色牛筋轿车轮胎是中国第一款绿色牛筋轮胎,第一家通过国家轮胎道路磨耗试验,实现了耐磨、节油、环保的完美结合。“这款轮胎是通过3600多万公里行程的试验,包括平原、山地、戈壁、乡村等各种路况。”双星有关负责人称,这次试验选择了30多个城市和地区的1500辆出租车,主要基于出租车对轮胎要求苛刻,既要耐磨舒适,刹车距离短,安全,又要省油,所以只要通过出租车司机的考验,就一定会赢得其他轿车司机的青睐。也正是因为如此,该轮胎在获得国家级专家鉴定的肯定后,正式上市首先投放出租车市场,其中,“红飘带”出租车队是青岛的文明窗口,所以优先体验第一批牛筋胎,随后将在岛城市场全面投放。另外,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少普通消费者对该轮胎兴趣颇浓,在场工作人员表示,该轮胎虽然性能极好,但售价并不高,和普通家用轮胎持平。
华宇测速地址_吉林石化千吨级异戊橡胶中试取得重大突破
日前,吉林石化千吨级异戊橡胶中试取得重大突破,顺利完成1000小时长周期稳定运行实验,生产出的批量产品各项性能指标达到国际水平。这标志着吉林石化向着异戊橡胶产业化目标又前进了一步。 “异戊橡胶生产技术开发”是国家科技部科技支撑项目和中国石油炼油化工新技术重大工业化试验项目。该项目以开发异戊橡胶成套工艺技术为目标,为异戊橡胶产业化提供技术支撑。吉林石化相继建成了20吨/年的异戊橡胶模试和千吨级异戊橡胶中试装置,全面系统地开展了异戊橡胶工艺和工程放大技术研究,在关键设备、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并成功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4万吨/年的异戊橡胶生产装置工艺包。 此次实验开展了催化剂国产化、精制单元工艺优化等研究,补充完善了工艺包数据。实验过程设备运行平稳,工艺控制稳定。 在异戊橡胶项目研究过程中,吉林石化研究院独立申请国家专利8项,形成了自有的成套异戊橡胶专利技术群。